距离
展会
●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Home > 中文简体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老年人每天上网10小时,“夕阳事业”竟成 “朝阳产业”!
作者:12  发布时间:2021-10-20 16:46

继“她经济”、“粉丝经济”、“单身经济”等年轻群体的消费热点之后,“银发经济”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主要着眼于线上银发经济,简单和大家聊聊银发经济的组成部分和发展现状,并用案例剖析法,试图让大家更清晰的理解银发经济产业。

 

 

20世纪末以来,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老人寿命的延长,使得我国以较快的速度迈入了老龄化社会。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而这些老人中,大多都已成为“网络居民”,在网上娱乐,在网上消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有近2.6亿名“银发网民”(50岁及以上),60岁以上老年网民达9682万人,占9.4亿网民人数的10.3%,而且用户增速高于全体网民,成为网民的重要增量和组成部分。

 

 

梳理过往CNNIC发布的数据,我们发现:2007年以前,中国网民中50岁以上的网民群体数量所占比重从未突破5%,在经历了2008年到2011年的波动性提升之后,50岁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开始迅速攀升,从2012年的6.2%增至2020年的22.8%,如今差不多4个网民中就有1个是中老年人。老年网民的占比分别是:男性48.21%;女性51.79%。

 

 

老年人之所以能跨越网络的“数字鸿沟”,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国家将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工信部启动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具备大屏幕、大字体、操作简单等特点的“老年模式”成为许多网站和App 的标配,有力解决了老年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老年人上网都干些什么?

 

 

据相关报告显示,65%的老年人“非常喜欢上网”。在网上,老年人更痴迷于刷新闻,占比高达87%;看视频、刷社交短视频的人数占比,分别为76%和43%;而刷社交网络的老人比例也高达86%。综合来看,老人喜欢度前三的分别是娱乐资讯、社交和消费,占比高达97%、90%和64%。

 

 

移动内容平台趣头条与澎湃新闻联合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让人吃惊的是,0.19%的老人在一些App上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超过10万名老人几乎全天候生活在移动网络上。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64.8分钟,平均每个老年用户一天登录5次App。

 

 

很多APP都在不断地丰富着“银发族”的网络生活。其中老年人最喜欢的应用,包括时事新闻、短视频平台、社交,以及广场舞教学、健康、养生指南等。

 

 

以微信为例来说。微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微信55岁以上的活跃用户数量为6100万。他们平均每天花费1.37个小时在微信上,仅比青年人少 0.49小时。

 

 

综上可知,银发经济(silver industries)的发展在心理和需求层次上刺激了老年群体对数字媒介的使用,让他们有十分强劲的动力融入数字社会。

 

 

老年人的“网瘾”问题

 

 

随着老年人“触网”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App的适老化改造, “银发族”触网的门槛显著降低,同时也让很多老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在算法和套路的组合拳之下,越看越有趣,越玩越起劲,越刷越上瘾。相比年轻人的“游戏成瘾”,老年人也容易有 “网络成瘾”。

 

 

过去,老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线下、纸媒和电视。到了信息真假难辨的互联网上,他们往往更容易被“套路”。比如“免费领鸡蛋骗局”。

 

 

老年人对网络过分依赖,除了容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外,还会严重损害自身健康。为此,有网友呼吁,要警惕 “技术多巴胺”,“网瘾老人”也需要“防沉迷系统”。甚至有人说,开发老年人“瘾品”是最不可原谅的商业模式。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银发族”网络成瘾不仅有缺乏陪伴、希望借此消除代沟等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缺少家人的关爱、沟通;还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比如社会交往等。

 

 

中国当前有2.64亿老龄人口,这是一个蕴含着巨大消费潜力的朝阳产业。据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以上,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此后老龄化率仍将加速攀升。据预测,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将突破2.1亿,到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望达到3.8亿。

 

 

人口就是需求,亿万级老年人口红利的背后,就是万亿级的市场需求。据官方数据统计,仅中国的老年用品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到2025年)总体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未被满足的需求,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老龄化趋势带动了社会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激发出新的产业动能。

 

 

中青年也是“老龄化”服务目标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曾指出,老龄产业的对象不仅仅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随着观念的进步和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会为更舒适的养老生活“未雨绸缪”,尤其是做金融准备,因此中青年人也是老龄准备经济组成部分之一。

 

 

而随着中国中等收入“老年人群”的海量增加,并占到全部老年人口的6成以上,分析认为我国将于2025年前后迎来老龄产业黄金井喷期的历史性拐点。也有预测认为,大约在2025年,我国会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在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中国老年市场与日本20年前相似

 

 

综合来看,中国银发市场的状态和2000年前后的日本较为接近。因此,对标日本,我们就能得知,中国的银发经济都需要做些什么。以老年文娱产业为例分析,具体见下图:

 

 

任何产业的繁荣,都离不开供需要素的流动。要破局万亿银发经济蓝海,对创业者来说,找准垂直细分需求,对症下药尤为关键。

 

 

在人口老龄化这场无声的革命中,国内外各路资本(红杉、IDG等顶级投资机构)、各行各业都在纷纷布局中国的“银发市场”,希望寻求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

 

 

当下,大量智慧老龄企业与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2012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银发初创企业数量开始井喷(新增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 2015年呈现指数级增长。哪怕是在2020年的特殊疫情期间,也有1908家银发企业成立。

 

 

相关智慧老龄产品与服务数量,也从2018年到2020年翻了三倍。

 

 

与此同时,互联网大厂也在抢占下沉市场,而老年群体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增量。从视银发群体为“被动用户”到“主动的消费者”,更多直接触达银发群体的广告开始出现,并在内容上针对银发群体建立连接和共鸣。

 

 

比如,说RAP的潮流大妈出现在百度的招聘广告中,抖音发布了“60后老朋友”的招聘启事,上海地铁挂上了养老院的广告……,而淘宝早在2018年便公开高薪招聘老年产品体验师(年薪40万)。可以说银发人群商业潜力正在被挖掘,变现能力正在大幅提升。

 

 

网络上关于银发经济的讨论更是呈井喷态势。一夜之间,银发经济从过去十几年的不愠不火,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风口。

 

 

我国目前的养老体系基本为“9073”(老龄人口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主要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开始推进“互联网+养老”、“物业+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如广东省“U护”平台、天津市河西区“智慧养老平台”、重庆驿站社区形成系统的居家养老+智慧医疗方案、上海幸福9号网上购物、乌镇居家远程照护等。

 

 

从本文着眼的线上来看,一些创业者在“互联网+养老”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些银发经济的中国模式,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行业先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下面不妨剖析三个案例与大家共飨。

 

 

退休俱乐部:营收一年涨一亿

 

 

“退休俱乐部”脱胎于一档针对老年人的咨询服务类老年人电视节目。新媒体兴起后,作为一个在中老年圈子里小有名气的节目,“退休俱乐部”通过媒体矩阵,即微信公众号,以及老年人喜欢的电视节目、报纸等渠道,在短短几年内迅速积累了120万上海会员。

 

 

其创始人李翔对媒体表示,在积聚起相当规模的粉丝后,“退休俱乐部”建立了5个业务模块,分别是:旅游、电商、教育、健康以及直播。以其核心业务旅游来说,该业务从2015年底、2016开始慢慢试水,从短线旅游做起,很短的时间在上海的营收就达到了一亿。

 

 

针对中老年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痛点,“退休俱乐部”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所有的线路专为退休人群设计、符合他们的行动规律,保证“一价全包没有坑”,杜绝半途加价、强制购物、价廉物次等专坑老年人的行为。

 

 

得益于中老年群体强大的社交裂变效应,此后“退休俱乐部”的旅游业务以一年涨一个亿的速度快速增长,如今年收入已突破4亿。

 

 

李翔表示,未来还将在老年消费品市场加大投入,计划与数家日本老年消费品公司合作,力求打造出“中老年人的无印良品”。

 

 

花样百姓:定位50+新青年

 

 

花样百姓是百姓网投资数千万切入新赛道的创业项目。

 

 

创始人罗颖此前是百姓网CEO。罗颖从政府到行业,再到基层用户,在开展了整整6个月的社区走访、活动、沙龙等调研后,已将老年市场方方面面摸透的罗颖,敏锐的觉察到活力中产“追求美与展现自我”的需求强烈,尤其是女性。于是她带领团队毅然走出舒适圈,开辟了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银发经济”。

 

 

花样百姓从中老年市场切入,以用户思维做产品,推出了主题为“绽放·趁现在”的花样时尚模特大赛,为爱美的50+新青年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迅速引爆了市场。

 

 

在这个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帮助花样姐姐们变得更美更好的各类服务,并探索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MO模式(Online Merge Offline),其线上大学包含走秀训练营、服饰搭配等各类与“美”相关的课程。老年用户可在线上学习、线下定期巩固学习成果,大大提升运营效率。

 

 

整个团队的服务热情和专业能力为花样百姓赢得了极高的用户忠诚度 —— “‘老’姐姐们经常给公司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带好吃的”、“来花样就是来娘家”。在此基础上,花样迅速拓展了游学产品和严选电商业务。

 

 

综合来看,花样百姓找到了活力中产新青年们追求美丽人生的有效需求,并把这群用户定义为“50+新青年”。通过各类产品和服务鼓励50+新青年照料好自己的形体,以外表的优雅带来内心的自信,从外而内打造自己的美好生活。用罗颖的话来说,“我们交付的不是产品组合,而是愉悦自信的体验。”

 

 

如今,“50+银发新青年”已成为一个生活方式平台,它将重点围绕50+青年时尚、健康、美的需求,为新老年人群体量身提供线上线下学习、活动、赛事、消费等多元化服务。

 

 

每次科技:打造“网上养老院”

 

 

每次科技于2017年4月份在杭州成立,用户数近10万。

 

 

每次科技的目标用户更为下沉,它通过中老年向的内容整合发展为社交平台,对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运用,从娱乐、学习、交友与活动等方面着手,为中老年人群专属定制了中老年生活APP、每次中老年生活服务、每次网等产品,力求建立“网上养老院”,为老年群体提供听曲、看戏、学习、活动、交友等服务。

 

 

比如它抓住老年用户的社交需求,提供老年人相亲等付费服务实现盈利;采用线上线下连动的方式帮助中老年人群建立互帮互助型的抱团养老,最终形成中老年群体可依赖和选择的养老模式。

 

 

此外,还有“被中老年人盯上的”小年糕等。小年糕是一款操作极简、主打把照片制作成音乐相册的微信小程序,主要探索银发内容社区的商业化。目前日活已达千万,总用户达5亿。

 

 

以上案例均说明,摸索目标群体的有效需求是成功转化、变现的不二法门。放在“银发经济”领域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准则。

 

 

“银发经济”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 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它也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其需求涉及旅游、互联网、家政服务等领域,因此它既是“夕阳事业”,也是“朝阳产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说:“中国有这么大的老年群体,如果把老年人的需求、数据搜集起来,开发符合老年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一桶金矿。”“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对我们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银发经济’不但会扩大现有的经济机遇,也将创造新的人口红利。”

 

 

具体到产品或服务上,据京东数据统计,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万多种,而我国仅有2000多种。当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还处于初创阶段,产业端及市场通路的“硬条件”虽然充足,但先进养老文化、养老意识等“软环境”还有待加强。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网站也曾刊文称“中国的老龄化人口是未被利用的重要经济增长因素”。该网站还称,老年人仍是美容保健品,以及金融服务、教育项目和新科技产品的活跃消费者,这些层面仍未得到很好满足。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和企业将会进一步探索以科技创新驱动的特色模式,探索搭建服务平台,以及整合跨领域的资源,奠定老龄产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最终将从面向个人消费者、面向政府两个维度推动银发产业发展。供给端,银发从业者的定位、模式在探索中不断升级和巩固,加速产业格局的形成。

 

 

总之,中国蕴藏着巨大宝藏的银发经济方兴未艾,越早入局,将越先建立壁垒。



  • {dede:global.cfg_webname/}

    手机站

    {dede:global.cfg_webname/}
    微信公众账号
收缩